首页 未命名 正文

天气 新闻 天气|上海将持续8至10天高温,极端接近40℃

天气|上海将持续8至10天高温,极端接近40℃

据7月28日上海天气发布,未来10天副热带高压控制长江中下游地区,本市将出现8~10天的持续高温天气,其中7月31日-8月2日极端最高温度可达39~40℃。

2024年7月29日,天气炎热,上海陆家嘴街头仍然有众多游客观光游览。

2024年7月29日,上海,游客采取各种防晒措施,或是全包的脸基尼,或是遮阳伞和遮阳帽。

2024年7月29日,上海,陆家嘴街头全副武装防晒的游客。

2024年7月28日,上海将迎来第三轮高温热浪天气,预计8月5日之前晴热高温天气持续。当天上午在陆家嘴看到天桥上不少游客打卡。

2024年7月28日,上海将迎来第三轮高温热浪天气,预计8月5日之前晴热高温天气持续。当天上午在外滩看到游客寥寥。

预计本轮高温过程将持续到8月6日前后。据气候预测:本市8月中旬以及8月末至9月初还将有高温天气。因此,今年高温天数或进入历史前十。

2024年7月28日,上海。据天气预报,上海迎来第三轮高温热浪天气,当天上午在陆家嘴看到天桥上不少游客打卡。

2024年7月28日,外滩,不少游客躲到阴处乘凉。

2024年7月28日,外滩游客顶着烈日拍照合影。

2024年7月28日上午,陆家嘴天桥上不少游客打卡。

本文图片:视觉中国、IC

极端天气频繁,高速坍塌、堤坝决口,该怎么应对

澎湃新闻记者 王选辉 实习生 傅珈琦 暴雨由南至北肆虐,截断了广东梅大高速,拉开了团洲垸洞庭湖大堤,冲垮了丹宁高速的一处桥梁……暴雨、山体滑坡、沙尘暴以及寒潮与低温雨雪冰冻天气,越来越频繁的极端天气,不断冲击公路、铁路、桥梁等公共基础设施,也给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了严重威胁。今年入汛以来,我国已发生多起因暴雨导致重大灾害。5月1日,广东梅大高速深夜坍塌,致48人死亡,几十个家庭痛失至亲。6月,暴雨再袭梅州,导致平远县38人葬身于暴雨山洪中。7月5日,湖南岳阳市华容县团洲垸洞庭湖出现决堤,长达226米,当地紧急转移7000多人,溃堤77个小时后才得以封堵成功;而涌入团洲垸的渍水需数十天才能排出,被迫离开家园的居民们还在等着回家。此后暴雨往北方掠去,导致陕西宝鸡等城市出现严重城市内涝和山洪灾害,多人遇难。7月19日20时40分许,陕西省商洛市柞水县境内突发暴雨山洪,导致丹宁高速水阳段山阳方向K46+200处严坪村二号桥局部垮塌,截至20日12时,已搜救发现坠河车辆7辆、遇难者12人,1人获救。还有18辆车、31人失联,仍在搜寻。

7月21日,国务院安委会办公室印发紧急通知,部署各地区、各有关部门和中央企业进一步拧紧责任链条,举一反三切实加强当前主汛期安全生产工作,严防极端恶劣天气引发生产安全事故。通知专门要求,要进一步深化重点公共基础设施隐患排查整治。加强对公路、铁路沿线地质灾害风险点、临江临河、高填深挖、桥梁隧道、公路下穿通道等重点路段的检查巡查,发现安全隐患及时报告并采取封闭禁入等措施。如何应对极端天气对公共基础设施、城市建设等带来的新挑战,澎湃新闻专访了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副教授、自然灾害学博士孔锋。孔锋主要从事应急管理与综合减灾、气候治理、国家安全方面的科研与教学工作,目前担任北京减灾协会理事、北京市科协防灾减灾专业智库基地专家、应急管理部宣传教育中心应急科普智库专家和中国科普作家协应急安全与减灾科普专家委员会委员。“环境灾害的放大效应,往往使当地可能很小的一场灾害,能够产生比以往重大的影响。”孔锋建议,现在气候条件尤其是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变化太快,对基础设施、对城市的影响也应该像国家发展规划一样,5年进行一次评估,特别是重点的基础设施。此外,建议建立极端天气下铁路、高速公路熔断机制,“宁可十防九空,不可失防万一”。

“当前极端天气频发,可能每隔几年就会对你所在地区的一些极值产生一次刷新”

澎湃新闻: 有人说今年极端天气的频率和强度比往年更高、更强,能得出这样的结论吗?孔锋: 基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今年是厄尔尼诺(太平洋赤道带大范围内海洋和大气相互作用后失去平衡,导致太平洋东部和中部的热带海洋的海水温度异常地持续变暖,使整个世界气候模式发生变化的一种气候现象)次年,我国气象年景总体偏差,春、夏降水偏多,且时空分布不均,极端天气事件多发。厄尔尼诺事件的峰值出现在2023年12月,进入2024年4月份以来,赤道中东太平洋暖海温继续减弱,厄尔尼诺事件处于持续衰退阶段并于5月结束。值得注意的是,厄尔尼诺的结束并不意味着其气候影响的结束。历史数据显示,厄尔尼诺次年往往是我国夏季气候最为异常的年份。厄尔尼诺现象对2024年我国气候的影响主要表现为春季气温偏高和降水偏多,夏季可能出现极端强降水和洪涝灾害。2024年夏季后期可能进入拉尼娜状态,这有利于引导水汽向我国东部地区输送,易造成东部地区降水偏多,出现区域性和阶段性洪涝灾害的可能性大。总体预计来看今年可能会出现很多旱涝灾害,尤其是暴雨带来的山洪泥石流的灾害就会多发。澎湃新闻: 这些极端天气主要会对哪些地区的公共基础设施带来挑战和冲击?孔锋: 一些沿山、环山或者地形起伏比较大的地区,会受到比较大的影响,特别是中西部地区。比如,一些地区虽然不是直接的震区,但是地震会对当地的地质地貌产生一定影响,地质条件也会产生一定的变化,尤其岩石土壤会产生一定的变化。在极端暴雨情况下,会增加它崩塌、滑坡泥石流的几率。去年甘肃积石山地震影响到了陕西境内,甚至到西安地区。积石山地震其实震级不算太大,但是灾害的影响很大,原因是地震影响了地形地貌的转换地带,会把影响放大。它就像一个放大器,在一块平地上它可能没什么影响,但是在地形地貌的转换带、在阶梯的转换带,就有可能因环境的作用使得灾害影响放大。澎湃新闻: 今年以来的极端天气中,哪些方面值得我们关注?孔锋: 以往研究可能更多关注的是致灾因子。比如说暴雨的成因,主要是城市化、热岛效应、混浊岛效应,有了降雨的对流条件和降雨的凝结条件,水汽充足使得降雨在这个城市形成比较大的降雨。最近,在灾害系统研究中大家经常提到环境灾害的放大效应。环境灾害的放大效应,往往使当地可能很小的一场灾害,能够产生比以往重大的影响。暴雨洪涝发生后,可能产生一系列的次生灾害。尤其是降雨,它是突发的,它和干旱不一样。干旱它是一个缓发的现象,有一个时间的积累,暴雨是突发的,突发产生一系列次生灾害,人们在防范次生灾害中窗口期很短,准备时间很短。最近大家一直在讨论,到底留出多长的时间给政府,政府能够有效地实施转移预警效应机制?我国北方最近迎来雨季,进入 “七下八上”的防汛关键期。我们也调研了一些气象部门和应急部门,有专家提出问题:留出多长时间给政府部门来做决策?这个其实也不好判断。除了暴雨的高度不确定性之外,汛期预警的窗口期也越来越短。夏季以来,可能前一个小时的预报和后一个小时的预报都不一样,给政府部门预警处置的时间非常短。尤其暴雨可能引发的各类次生灾害影响很大,包括崩塌、滑坡、泥石流等。更重要的一个方面是,预警信息传导机制链条末端存在漏洞。当前很多灾害预警信息传递流于形式,有的预警信息虽进行了转发,但没有反馈机制,信息很快淹没在冗杂信息里。预警信息传递,应该层层都有反馈和回应,而不只是复制粘贴一下就完事。防灾减灾没有“喊醒”每个环节、每个责任人。预警发出后,只有在后续环节中确保“收得到”“用得上”,才能将预警转化为防抗救实际行动,强化主动、互动、联动机制,在面对灾害时牢牢把握主动权。否则,相关责任人可能根本未引起重视,形成“蓝色预警不重要,无须在意”等错误观念,心理上开始轻视,执行上自然懈怠,以至于对预警信息置若罔闻,汛情危险势必随之陡增。澎湃新闻: 高速公路这些公共设施在设计的时候,是不是已经有考虑过可能面临极端天气冲击的情况?孔锋: 这些公共基础设施在设计的层面,肯定会考虑到极端天气的影响,同时肯定也有一个成本的考虑。现在的问题是,极端的情况正在一次次不断被刷新。比如一个海堤,应对海啸设防10米的,突然来了一个20米的海啸;你设防到20米,下一次给来个30米海啸。设防的标准是有限的,不可能完全把资金全部投入到设防安全,还需要考虑到资金的有限性。当前极端天气频发,可能每隔几年就会对你所在地区的一些极值产生一次刷新。所以,现在气候变化对基础设施、对城市的影响,我认为也应该像国家发展规划一样,5年进行一次评估。因为现在的气候条件尤其是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变化太快了,应该每5年进行一次评价,特别是重点的基础设施。

“高速公路、高铁等基础设施遇到极端天气时,还是要有熔断机制,‘宁可十防九空,不可失防万一’”

澎湃新闻: 这次陕西柞水高速出现垮塌,今年5月份梅大高速出现坍塌,两次高速公路出现问题,这是往年比较少见的。是不是未来极端天气对于高速公路这一基础设施会带来更多冲击?孔锋: 高速公路是一张基建名片,高速公路的问题都会引发高度关注。在处理高速公路、高铁之类的基础设施遇到极端天气问题的时候,我们以往提到熔断机制。暴雨来临前,飞机可能就停了,有些重点地区的高铁可能就停了。当不能确定暴雨规模,不能保证安全的时候,还是要有这样的熔断机制。提到熔断机制,也必须提一下容错机制,二者是相伴相生的。因为往往会出现,熔断机制启动后并未发生预想的较大规模的灾害。这种现象发生多了,广大公众就会产生质疑,就会出现“狼来了”的效应。但实际上,一旦发生一次灾害,造成的影响都可能是巨大的,这也是我们所提的“宁可十防九空,不可失防万一”。澎湃新闻: 一条路、一座桥,如何评判它在极端天气下的脆弱性,目前有科学专业的评估么?孔锋: 预警评估不能只看这个桥,还要看桥周边的环境。现在的评估其实第一个是看桥周边的环境,第二个是在不同情境下的评估。比如说,同样一座桥,在国庆、暑假这些客流高峰期,和它在日常时承载流量呈现出来的状态会有差异,所以需要一个综合性的预警机制。但是现在我们针对基础设施的灾害风险评估科学研究,更多只是针对某一个方面,并没有从灾害综合治理的角度去做一个系统的研究。比如说工程学,它更多的是看这个桥梁能够防住多大的洪水,并不能很全面地考虑周边的大环境和极端天气条件、通行人员等。所以,我觉得针对灾害的研究,是一个典型的跨学科研究,包含了工程学、灾害风险科学、管理学、经济学等。通过适当的管控,能够有效优化管理上的灾害防范机制,能够切实减轻一些风险,在灾害发生的时候能够直接减少人员伤亡。目前来看,我们现在针对灾害防范的科技攻关,主要还是局部做,综合起来的时候就会很弱。目前,针对大基础设施很难有一家机构能够精准评估,现在科学研究的认知还没到达那一步,还需要从模型机理上,对于多样化气候变化环境下的风险进行一个全面评估,这种风险评估应该基于这个地区的综合条件,包括孕灾环境、致灾因子、成灾体的特征等。澎湃新闻: 长期来说我们可能要做的工作还不少,从短期来说我们可以做哪些工作,以应对极端天气对公共设施带来的挑战? 孔锋: 短期来说,要尽快开展汛期风险排查。汛期前,要对周边环境排查,对预警设备体系排查更新,尽量减少人员伤亡。重大的基础设施有充足的监测设备,而在一些地区,它的监测设备业主管理产权不明确、不明显、不明晰,一些小的基础设施管理体系不完善、维护的费用不充足、监测的设备不充足,类似这样的问题特别多,也要排查梳理。澎湃新闻: 公共基础设施受到灾害冲击后,恢复重建往往需要大量资金,这对于各地政府而言也是一个压力。目前有一些比较好的筹资渠道建议么?孔锋: 对,肯定的。灾害资金的筹备,一直以来都是大问题。维护需要经费,如果没有足够的资金维护,自然容易出问题。公共基础设施出现灾害后,更需要钱,要通过多种方式去筹措资金。除了政府财政资金外,我们更多是通过捐款的机制。从国际上看,应对灾害的资金筹集,有不少来自发行灾害彩票。这个机制我们一直在讨论,但还没有得到官方施行。另外一种就是灾害保险。从商业化的角度而言,保险机制是最成熟的,我们国家不少地方已经在做了,云南有地震巨灾保险,宁波有台风巨灾保险,河南在2021年暴雨后也推广实施了民生综合险。未来,我们还是要更多发挥市场的资金优势,发挥社会在防灾减灾救灾中的优势,这是“自下而上”的减灾机制,是对“自上而下”的救灾体制的一种有效补充。本期资深编辑 周玉华

相关问答

(一套)周六晚上节目时间表:19:00 新闻 联播19:30 天气 预报19:...

[最佳回答](1)19时40分-19时30分=10分答:《天气预报》播放10分钟.(2)20时45分-20时10分=35分答:现在是20时45分,电视剧已播出了35分钟.(1)19时40分-19时30分=...

为什么 新闻 联播 天气 预报总是以南方天气为主或者先报南方天气后再报北方?

不知道这个网友,是没有看过中国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天气预报,还是故意装傻充楞,来提这个问题的。在我的印象中,新闻联播后的天气预报,气象预报员有的时候,...不...

2345 天气预报 (最新 新闻联播 天气预报 )视频老放不了,怎么办? ...

换个浏览器试试点击浏览器下方的浏览器医生,选择一键修复重启重装浏览器试试更新浏览器试试吧

CCTV-1每晚19:00的 新闻联播 节目之后是 天气预报 天气预报 时...

[最佳回答]A本题考查天气现象。沙尘暴的发生主要受冷锋天气的影响,台风主要受气旋的影响,可以准确预报,但是雷电和冰雹,在卫星云图上不能准确预报,但是可以推...

一般的 新闻 早报有哪些内容?

一般的新闻早报内容通常包括国内外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领域的新闻事件,以及体育、娱乐、科技等板块的新闻。此外,早报还可能包括一些市场行情、天气预...

央视午间 新闻天气 预报怎么把攀枝花去了,攀枝花政府没有交广告费?

是的。可能是没注意上次的缴费到期时间,后续的没忙过来,或没人提醒压根就不知道呢。每天中午能看到攀枝花天气预报是攀枝花人的骄傲,也是城市名片的最好宣传。...

是否有哪款闹钟软件起床时会播报 天气新闻 的-ZOL问答

目前市面上有很多可以播报天气新闻的闹钟软件,以下是我推荐的几款:1.小度智能语音助手:小度智能语音助手是一款功能强大的智能助手,它可以通过语音播报天气新...

网络电视怎么看 新闻天气 预报?

要在网络电视上观看新闻和天气预报,你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式实现。首先,你可以下载并安装新闻和天气预报的应用程序,例如新闻客户端或天气应用程序。这些应用...

为什么手机和电视报的同一个地方 天气 预报不一样?

这种情况可能是由以下几个方面原因导致的:1.定位问题:手机和电视在位置上很可能不是同一个地方。手机是通过GPS和WIFI定位来获取天气信息,而电视可能是选择...

CCTV 新闻 30分后的 天气 预报为什么不报省会?

不是的,晚上的新闻联播才报省会,中午的新闻30后的天气预报是各市掏钱让人给播的不是的,晚上的新闻联播才报省会,中午的新闻30后的天气预报是各市掏钱让人给播的

相关推荐

  • 暂无相关文章